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
【出 处】:《
黑龙江高教研究
》
CSSCI
2014年第0卷第11期 99-101页,共3页
【作 者】:
姜超
;
周小理
【摘 要】
传统的大学教师发展大多体现出外部的工具化期待,造成教师主体在发展目标、发展形式和教师交往等层面的普遍缺失.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,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完满改造和群体的共生.它既表现为一种发展能力和发展倾向,也表现为一种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.促进大学教师主体性发展,需要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个人维度,建设支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组织机构,并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发展策略.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实践路径探析——以江苏省独立学院为例
下一篇:从高校教师发展状况看我国教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